罗伯特·劳森伯格的自由精神
“艺术是一种让每个个体能够发现自己和成为自己的体验。” ——罗伯特·劳森伯格
在泰特现代美术馆于2016年12月1日重磅推出劳森伯格回顾展之前,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刚刚在2016年夏天举办了大型展览“劳森伯格在中国”,展览以作品《四分之一英里画作》(The ¼ Mile or 2 Furlong Piece)为中心,该大型作品自1999年以来首次亮相。作品由190块二维与三维媒材按时间顺序拼合组成,长约300米(该长度代表艺术家在佛罗里达州卡俘虏岛上的居所与工作室之间的距离)。劳森伯格在1981年至1998年间完成的作品构成了一个与其早年创作相应的“融合体”,形成了一种独立自含的回顾。这场精彩的展览自然也囊括了劳森伯格在对“艺术与生活之间缝隙”进行探索与理解中运用到的元素,将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嵌入他的画作中,创造出不和谐但在审美上令人注目的作品。同时,《四分之一英里画作》中混杂的组件也将自身现实编入史册,见证了劳森伯格不断演变与多元的艺术历程。
劳森伯格在去中国的前一年开始了“四分之一英里”计划。他坚信文化是将人们团聚、推动和平、促进跨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媒介。这种信念与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促成了“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OCI”:在1984年至1991年间,劳森伯格自行募资在智利、墨西哥、古巴、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前苏联、委内瑞拉等地举办国际性展览项目。
1985年,“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在北京亮相,吸引了超过30万人次的参观者,并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发展乃至“85美术新潮”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谈论劳森伯格的时候往往会提到他对于艺术家们有着某种释放性影响。无疑,劳森伯格与其作品中呈现的开放与互动性,都给予艺术家们一种许可,使他们不仅能够大胆运用跨媒介素材,更能自由追求属于自己的创作冲动。
劳森伯格与黑山学院
开放、互动与鼓励是劳森伯格在其艺术家之旅中所发觉的重要理念。他在堪萨斯城艺术学院和巴黎朱利安学院短暂学习后,于1948年在北卡罗来纳的黑山学院入学。黑山学院是一个引领革新的进步主义学校,其教师包括许多美国重量级视觉艺术家、作曲家、诗人和设计师,学校施行跨学科教学方法,同等程度重视绘画,编织,雕塑,陶器,诗歌,音乐和舞蹈。
劳森伯格的导师是德国出生的艺术家和教育家约瑟夫·阿尔伯斯,他认为学习需要与生活直接互动、需要熟悉物质世界的物理特性。 他还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阿尔伯斯在课堂上要求纪律森严,在阿尔伯斯的影响下,劳森伯格开始去做一些与自己此前所受教育背道而驰的事。他或许不喜欢阿尔伯斯的教育之严格,但是导师对于物质性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的强调、对于保持艺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信条,明显与劳森伯格的敏感度、直觉和本能产生了共鸣。
这段经历使得劳森伯格更加有胆量来进行未来的艺术实践:报刊杂志上截取的图像拼贴、照片、衣服、面料、物品、厚纸板、废铁——他将这些日常平凡杂物以非凡创新的方式聚合在他的作品中。
同样是在黑山学院时代,劳森伯格与作曲家约翰·凯奇和编舞家简宁汉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两位大师均在黑山任教、并且有着同样的将日常生活带入艺术中的渴望。劳森伯格承认,凯奇对自己的思维产生了“奇妙的影响”: “他给了我继续思考的准许…他是唯一一个准许我坚持我自己的想法的人。
在黑山学院里度过的时光,与艺术家群体的交融,在促进互动、实验和活跃思想交流的环境中的浸染,对劳森伯格的艺术实践的发展、乃至对整个当代艺术的发展,都意义非凡。 这是一种自由释放的经验——被准许遵循自己的思想,无论思想奔驰至何处。其他艺术家在描述劳森伯格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如何影响了他们时,也都会提到这种经验。
泰特美术馆正在进行的回顾展展出了劳森伯格从黑山学院时代直到他2008年逝世的作品,展览截至2017年4月2日。之后,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也将相继举办劳森伯格回顾展。